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地熱溫泉
溫泉如何按照不同性質分類?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1-11-10 11:18:41瀏覽次數:2891
溫泉依溫度之高低不同可分為三類,高于75℃者為高溫溫泉,介于40℃至75℃者為中溫溫泉,低于40℃者為低溫溫泉(慈心農場溫泉屬此類)。而按熱水的酸堿性不同還可分為三類,酸堿值低于6者為酸性溫泉,例如大屯火山群及龜山島所分布的溫泉;氫離子濃度大于8者為堿性溫泉;酸堿值在6與8之間者為中性溫泉,本省溫泉極大多數即屬中性溫泉。這數種分類法都只是概括性地分別臺灣溫泉的種類,以下我們就從三方面來談溫泉的種類。
依化學成分分類溫泉水中常見的陰離子為氯離子、碳酸氫離子及硫酸根離子,根據其相對含量可將臺灣溫泉分為三類,即以氯離子為主的氯化物泉,以碳酸根離子為主的碳酸氫鹽泉,以及以硫酸根離子為主的硫酸鹽泉。事實上,溫泉水中所含陰離子常不止一種,假如有二種主要陰離子等量存在,則成合型溫泉,如硫酸鹽氯化物泉與氯化物碳酸鹽泉等皆是。
大屯火山群溫泉依其化學成份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為酸性硫酸鹽氯化物泉,是由地底深部酸性硫酸鹽氯化物熱水參雜少量地表水而成,當熱水接近地表時,水中部分硫化氫氧化成硫酸,提高了熱水中硫酸根離子及氯離子的比率。
第二種為低濃度酸性硫酸鹽泉,主要由蒸汽冷凝而成,因蒸汽中所含氯離子很少。
第三種為低溫低濃度中性碳酸氫鈣泉,可能為地下水間接加熱而成,較為少見。變質巖區溫泉以碳酸氫鈉泉為主,酸堿值在6與10之間,所含氯離子很少,與火山區及沉積巖區溫泉之氯離子含量差別很大,主要是因為變質巖區較火山區和沉積巖區缺乏氯化物來源的供應。沉積巖區溫泉計有氯化物碳酸氫鹽泉、碳酸氫鈉泉與氯化鈉泉三種。前二種所占比例較大,可能是因為地底深處變質巖內熱水上升,進入沉積巖層與氯化物水混合而成,礁溪及員山溫泉即屬此例。
依地質分類變質巖區為構成臺灣島弧之核心部分,位于第三紀造山運動與火山地震帶上,巖石比較破碎,地質構造也較復雜,但卻是提供地下深水循環之有利條件。同時因位于火山地震帶,火山活動及侵入巖體可能是形成溫泉之主要熱源之一。臺灣溫泉大多分布在此巖區內,計有六十六處溫泉,約占全省溫泉的四分之三。變質巖區溫泉主要為中性至弱堿性,無腐蝕性,較適合開發利用。
新第三紀沉積巖層溫泉的分布較為零星,總共有十二處,大多位在主要構造線附近,其中并有一處較重要的溫泉群集在觸口斷層附近,包括中侖、關子嶺及六重溪等溫泉。此巖區溫泉亦呈中性至弱堿性,無腐蝕性,適合開發利用。
火成巖區共有六處溫泉,包括大屯火山群六處、龜山島及綠島等兩處。大屯火山群及龜山島的溫泉則代表島弧巖漿活動之現象。
依熱源分類臺灣溫泉成因按其熱源種類,可分成火山性熱源溫泉與非火山性熱源溫泉兩大類,火山性熱源溫泉尚可分為因侵入巖漿活動經巖層的熱傳導為熱源者,與巖漿活動殘留熱液為熱源者兩種。非火山性熱源溫泉則可分為四種,第一種為以地殼正常地溫梯度之增高率為熱源的溫泉,第二種為以地殼運動所產生之摩擦熱為熱源的溫泉,第三種為以增層中化學成分相互作用所反應熱為熱源的溫泉,第四種為以放射性物質之放射熱為熱源的溫泉。
上一篇 > 湖北地大熱能:溫泉旅游開發運營專家
下一篇 > 溫泉旅游發展歷史、現狀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