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我校探索“地球科學+”幫扶新模式 打造云南鄉村振興的“文化地質”名片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4-04-03 16:53:28瀏覽次數:664
我校探索“地球科學+”幫扶新模式 打造云南鄉村振興的“文化地質”名片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近年來,圍繞教育部定點幫扶事業,我校按照“摸家底—做規劃—樹品牌—扶產業—謀長遠”的幫扶思路,選派多批專家科技特派團,深入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富硒農業、古生物、溫泉、戶外運動及能源資源調查和開發,全過程助推施甸鄉村振興,探索出一條具有地大特色的“地球科學+”幫扶新模式。2023年12月,我校定點幫扶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被推選為第八屆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
接到幫扶任務以來,我校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和校長為雙組長的領導小組,遴選出幫扶工作隊和科研團隊,依托學校地球科學領域的人才和學科優勢,深入挖掘施甸縣地質資源稟賦,持續推進產教融合,創造出領跑施甸鄉村振興的五駕“地質馬車”,即“農業地質”“文旅地質”“康養地質”“體育地質”“能源地質”,形成了“地球科學+”賦能鄉村振興的特色幫扶模式,成功打造云南鄉村振興的“文化地質”名片。
“地球科學+功能農業”項目團隊系統考察了施甸縣土壤、農作物、水資源等硒含量,已發現天然富硒土地21458畝,助力施甸縣姚關鎮、舊城鄉天然富硒地塊于2022年10月申報獲得中國地質學會的認定,促進了施甸縣天然富硒土地的開發與利用。為深度開發高山“富硒+”特色農業,我校投入140萬元,獲批云南省地勘基金510萬元,推廣富硒種植養殖業規模化示范項目,打造多個富硒種植示范基地,成功培育包括富硒大米、富硒茶葉、富硒豌豆、富硒花生等在內的系列低緯高原特色農產品,推進施甸縣高山“農業地質”產業提質增效。
“地球科學+文旅研學”項目團隊研究發現,施甸縣擁有豐富的棘皮動物化石、筆石、珊瑚類化石、腕足類化石、腹足類化石、頭足類化石、三葉蟲化石等古生物化石資源和壯麗的自然地貌,其化石種類之多、密度之大、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見。團隊堅持地質為基、文化為魂、融合為要、惠民為本的理念,根據施甸縣實際,以何元鄉為核心,編制全縣“十四五”旅游規劃,制定地質文化鄉建設方案,規劃設計科普解說系統和標識品牌,以此申報的“何元海林檎地質文化鄉”于2022年10月被中國地質學會評定為云南省首個“地質文化鄉”,獲得中央電視臺農村頻道(CCTV-17)等媒體的專題報道,科技助力“土疙瘩”搖身變成“金元寶”,為施甸縣“文旅地質”的深度開發提供有力支撐。
“地球科學+大健康”項目團隊對施甸縣境內地熱資源進行系統調查和評估,已發現境內有地熱露頭22處,其中溫泉16處,地熱鉆井6處。經過地熱資源成因機制分析、地熱水質評價、地熱資源量評價等基礎性研究,確定可用于地熱療養項目的溫泉11處、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的地熱水9處、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地熱水6處。同時,為提升康養溫泉的康養功效和開發效率,專家團隊專門研發了一種羥基插層的Mg/Fe型陰離子黏土,可在短時間內有效去除不同水化學類型溫泉水中的典型有害組分,最終形成全套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為施甸縣打造地質康養勝地奠定基礎。
“地球科學+戶外運動”項目團隊對施甸縣戶外資源進行了調研、評價和分類,提出“資源驅動、交通整合、區域合作、屬性拓展、線路整合”的多維系統開發路徑。現已評估遴選出5級85處戶外運動資源點和5級82處旅游資源點,規劃確定了3條經典戶外線路,設計了怒江大峽谷、善洲林場、四大山、三塊石水庫、大寨門小田坡化石點等重要節點。幫扶施甸二中成功打造滇西青少年攀巖培訓基地,掛牌成立“中國登山戶外運動學院滇西訓練基地”,設立了攀巖課程,組建了學生專業攀巖隊伍,并舉辦參加市級以上攀巖比賽,為體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新路向。
“地球科學+能源”項目聯合創新團隊與中石化勘探分公司專家展開合作,學校投入資金50萬元,引進中石化勘探分公司資金270萬元,成功立項“保山地塊頁巖氣資源調查與評價”預研究項目,共同調查摸底施甸縣頁巖氣資源成烴成儲特征和發展潛力。截至目前,已完成3個科研鉆井鉆探基礎工作,累計獲取500多米深的巖芯樣品,經過實驗室數據測試和專家研討,其成果可為后續勘探工作提供重要數據支撐,并為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能源地質科研基地奠定新基礎。
同時,我校高度重視定點幫扶的總結和宣傳工作,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凝心鑄魂。選派馬克思主義學院鄉村振興研究團隊開展定點幫扶工作成效評價與推廣研究,深入開展多次實地和專題調研,充分凝練地大特色幫扶模式經驗與精髓,在實踐中講好施甸振興與地大幫扶的生動故事。
定點幫扶是一場久久為功、綿綿用力的“持久賽”,我校將進一步鞏固幫扶成效、總結經驗與做法,在凝聚合力、隊伍建設、產教融合、打造品牌和反哺教育等方面持續發力,努力構建“雙向奔赴”的雙贏格局。
上一篇 > 云南省騰沖“地熱資源與溫泉醫康養產業發展”院士講壇舉辦
下一篇 > 我校新能源學院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開展交流座談會